本文列举篮球实战中常见的易混淆规则点。编辑于2020/1/4 by 华丽阁楼。

A :在FIBA,如果裁判认为这是一次投篮,可以,并且可以再次运球;但在NBA,不允许。

A :跳投出手后在空中,投篮动作并没有结束,直到双脚落回地面才结束。所以这是对投篮动作的犯规,需要罚球。但如此次打手作为附带的接触并未置进攻球员于不利,则根据有利无利原则可不吹罚。

A :落地时,如果守方的一手或双手紧贴在球上并落回地面,则形成争球;否则,攻方走步违例。

A :除非是不需要抢篮板的罚球或者后续有其他罚则执行的情况,否则应该以争球方式处理,执行交替拥有。如果仍然是先前控制球队获得球权,不管先前进攻计时钟显示几秒,应回表到14秒。如果是对方队获得控制球权则根据掷球入界位置给与14秒或24秒。

Q :B在裁判哨响后继续对正在投篮的A犯规,不让A能够2+1,此时如何判罚?

A :和从身前盖帽判罚一样,没有身体接触不犯规,有身体接触遵循圆柱体原则。

Q :最后一次罚球时,故意将球掷向篮圈反弹回来以便抢下篮板球。这是违例吗?

Q :A1在边线发界外球,将球直接传出了对面边线界外,期间无人碰球,如何处理?

Q :场上队员B1为了防止A1把球打在自己身上出界,就向外踏了一步,跨出界外。此时A1将球打在B1身上再出界。如何判定?

Q :运球骑跨中线的球员可以将球传回后场吗?传给另外一个骑跨中线的队友呢?

A :可以。双脚及球三个点没有都进入前场时,球被认为仍然处于后场,8秒钟连续计算。

A :跳进来时一只脚着地(界内)另一脚在空中在接球是合法的。但双脚都还在空中则是出界。

A :在FIBA,是球回后场违例。但在NBA,比赛最后两分钟可以传到球场任何位置。

A:不是回场,双脚及球三个点没有都进入前场时,球被认为仍然处于后场,8秒钟连续计算。

Q :A1回传球,队友未接住,球漏到了本队后场。对方球员B1冲过来捡起球上篮得分,如何判罚?

A:球回后场,并不算违例,防守方可以去抢球直接进攻。必须要进攻方在自己的后场触球了才算违例。

Q :A1将队友传球救回场内,在其他人员未触碰球的情况下,A1是否能够在继续回到场内继续运球?

Q :A1于前场发边线尝试抢断,直接将球碰出界外并首先触及仍在界外的A1,如何判罚?

Q :骑跨中线的球员接到后场传球,可以将球传回后场吗?传给另外一个骑跨中线的队友呢?

A:可以。双脚及球三个点没有都进入前场时,球被认为仍然处于后场,8秒钟连续计算。

( 走步违例的判定相对复杂。以往分析可以移步公众号“全篮球”菜单下“篮球规则”-“走步分析”)

A :注意跳步不是规则术语。情况1:行进间收球,在第一步双脚同时落地的跳步,可以一脚为轴旋转;情况2:行进间收球,在第二步双脚同时落地的跳步,不可以旋转。

Q :A1队友传球没接稳,掉到地上弹了一下才接住。然后A1开始运球突破,如何判罚?

A :在FIBA,故意将球掷向篮板已不被认为是一次运球,这是合法的,但他不能再次运球。

Q: 队员在开始运球时将球远远掷出,随后在球弹地后继续运球,这是违例吗?

A :FIBA吴喜松裁判的理解:对持球的手晼部以上,手背,手掌,手指,完全是为了去抢断球,可以触及。打在手臂上永远是犯规。对投篮动作持球的手是有一定保护的。在NBA,正与球接触的手被认为是球的一部分。

A :在FIBA,决胜期是第四节的延续。如果第四节全队犯满,那么加时赛第一个犯规只要不是进攻犯规就要罚球。但在NBA,决胜期犯规次数单独计算。

A :在快攻队员和球篮之间没有防守队员时,在队员开始投篮动作前从侧后方进行犯规是一次违体犯规,两罚一掷。

A :不可以,在FIBA,暂停请求必须由教练向记录台提出,待一次暂停机会出现时方可准许。但在NBA,这是可以的。

Q B2被宣判一次带球走违例,在A2掷球入界可处理球之前场内A3对B3发生一起侵人犯规,这是A队该节第五次犯规,如何处理。

A 因为A队是拥有球权队犯规,所以判给B队一次掷球入界,这符合特殊情况,所以带球走违例罚则和侵人犯规罚则抵消,由原控制球队B队掷球入界。

Tags: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