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很难想象,一个高中级别的篮球联赛,其火爆程度以及受关注度要超越成人职业篮球联赛,但这就是在台湾发生的奇特现象。高中篮球联赛(High School Basketball League;简称HBL),是台湾“教育部”下属的高中体育总会,于1988年创立的中等学校校际间的篮球运动联赛,分为男子高中篮球与女子高中篮球。
你很难想象,一个高中级别的篮球联赛,其火爆程度以及受关注度要超越成人职业篮球联赛,但这就是在台湾发生的奇特现象。
高中篮球联赛(High School Basketball League;简称HBL),是台湾“教育部”下属的高中体育总会,于1988年创立的中等学校校际间的篮球运动联赛,分为男子高中篮球与女子高中篮球。
HBL在台湾成为一个高中篮球联赛制度,已有20年以上的时间,但具体线年的事。创立之初时仅有129支队伍参赛,但如今这一数字早已翻了一倍多。
每逢HBL赛事开打,不仅校园内师生共同关注,话题十足,甚至传媒也异常重视,加以转播和报道。就像日本动漫《灌篮高手》所呈现的那样,HBL代表了台湾篮球人的热血青春,这里有辉煌与梦想,有耻辱和悔恨,悲喜交加一线之间。
早在1988年HBL创立之初,当时赛事并没有分甲乙级,而是以地区联盟为单位去争夺冠军,比如台北、台中、花莲等城市各有分赛区,然后再将球队集中起来比赛。到了1993年,主管单位依照参赛学校的篮球实力,将男女篮球各分为甲乙两组,形成了目前为止大家看到的HBL赛事分级、集中比赛的竞赛制度。
一般来说,甲组球队的实力要略高于乙组球队,这两个组别之间并没有升降关系,乙组球队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升到甲组,但是必须先打资格赛,取得晋级16强的机会才能打预赛。
HBL一共分为四个赛期:预赛、复赛、准决赛与决赛。复赛开始时有12支队伍,淘汰4队剩8支球队进入准决赛,准决赛通过单循环赛制决出四强,最后由这四支队伍争夺冠军。女子组比赛由于参赛队伍比较少,因此只有预赛、准决赛和决赛。
由于HBL属于教育部门下属的比赛,所以现场不对外卖票,谁都可以入场享受火爆的篮球比赛。承办比赛的经费由台湾“教育部”拨款,高中体育总会除了负责筹办HBL,还有其他包括棒球、排球、乒乓球等多个项目比赛,因此在经费上有些吃紧,不过随着耐克公司的介入,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。耐克给了HBL很大的资金支持,虽然并不是冠名商,不过包括球衣在内很多赛事开销都有耐克赞助。
比赛场馆并不固定,预赛会在台北专门一家场馆,所有球队不分主客场。男子组复赛会在台湾南部某场馆进行,准决赛和决赛就放在了北部。而女子组比赛一般都在北部进行,这是因为女子组的学校90%都在北部,主要篮球资源集中在了台北。
由于准决赛和决赛异常火爆,一度观众人数爆棚,曾经HBL决赛放到了台湾举办过NBA季前赛的小巨蛋体育馆,这个场馆可容纳1万4千人,另外台湾大学体育馆也被用来举办过HBL四强赛,这个场馆可容纳6千人。
总体而言,HBL男子组的比赛呈现出群雄格局的局面,这也是它非常吸引人的关键因素之一。举办20多年以来,最长的连胜只有松山高中的三连冠,而且这也是唯一的一次三连冠,除此之外像三民家商、再兴中学、南山高中、能仁家商、新荣高中、屏东高中等强队都是冠军的常客。
没有任何一支球队可以称霸很久,临场状态的不稳定使得任何冷门都有可能出现,就男子组方面而言,每年都有6-10支球队实力相差无几,强队如果分组不好,极有可能复赛就被淘汰。比赛时比分一般都会咬得很紧,大部分比赛要直到最后一刻才能分出胜负,而且球队和球队之间会形成互相克制的局面,排名次时经常出现连环套,这也使得HBL充满悬念和话题。
台湾著名篮球评论员朱彦硕是HBL最权威的研究者,也是报道台湾高中联赛最著名的媒体人,长期担任HBL电视转播的解说嘉宾。他认为高中篮球是一个非常奇妙的阶段,球员在场上会犯一些很奇妙的错误,这使得胜负变得不确定。“我记得有一年HBL打得非常激烈和胶着,准决赛时8支球队打单循环取前4名,最终8支球队最好的战绩仅仅是4胜3负,而且竟然有5支球队都取得了这个成绩。球队实力非常接近,这使得每场比赛都是悬念。”他说。
高中生对于篮球的理解,永远充斥着激情和热血,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HBL会出现那么多的逆转、绝杀和泪水。和成人职业联赛相比,HBL没有利益羁绊,高水平球员分布相对均衡,使得各支球队之间不会出现较大差距,另外高中生不如职业球员那么状态稳定,经验也较为缺乏,打球拼命凭着一股热情,这更让比赛变得精彩好看。
关于HBL的不可预判性,朱彦硕回忆起一个听上去更像是一个笑线强的队伍,被外界广泛看好能够打进4强。在第一场比赛开始之前,由于当时还处于正月,学校领导安排队员晚上放天灯,结果全队有一半球员因此感冒,而那场比赛球队稀里哗啦就被击败。“如果是职业球队会很稳定,比如热火打湖人谁赢谁输都不用太去想,但是学生球队变数太多,以我的经验而言,我是先看NBA再来看台湾高中篮球,我觉得这种基层的篮球才能真正反映篮球比赛的本质。”朱彦硕说。
青年篮球比赛火爆程度超越成人职业联赛并非毫无先例,以美国大学生联赛NCAA为例,实际上美国大学篮球在某些地域上可能要比NBA还要来得火爆。而台湾高中联赛HBL得到的关注高于上一级的大专联赛以及台湾本土SBL联赛,这其中的原因很多。
首先HBL的很多话题来源于历史和传统,联赛举办了20多年,很多球队积累了很深厚的能够让球迷们津津乐道的传统。最为明显的是每个队的打法特点不尽相同,由于台湾有相当一批非常有性格特点的教练在HBL球队任职,这使得高中联赛各个球队被打上了很明显的烙印。比如后卫出身的教练,可能他的球队会以后场球员为主导,而脾气凶悍的教练,他的球队也极具倾略性,个性温和的教练带出的球队同样也会球风偏软,这些教练把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篮球哲学融入进了球队。
“比如台湾有一所很有名的学校松山高中,他们的教练就是很有个性,尤其擅长防守,所以松山高中球队的外号就叫绿色神盾,这个外号慢慢被外界叫起来之后,校方也觉得符合球队的风格,在制作加油海报的时候还会把这个称号给写上去。”朱彦硕认为HBL的球队都极具个性,反而到了大专联赛和SBL,球队反而找不到特出彩的特点。
另外,HBL各支球队的校方一般都会非常支持自己的球队,每场比赛开始前都会动员学校师生给球队加油,甚至有些私立学校还会主动停课,并且包车让学生去球场为自己的球队加油。当然,这并不是强制性的,学生也可以自己选择去不去。有时候甚至会有学生球迷跑到外县市特地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加油。而各校有各校不同的代表性颜色,有的甚至还有有学生扮演吉祥物,而某些学校甚至把球场当做自己的化妆舞会一般。几千人的场馆随便就可以坐满,特别是每年准决赛的时间一般在过年期间,处于放假状态的学生们会主动收假赶到球场为自己支持的球队加油。
从预赛开始,HBL赛事就会进行现场直播,虽然不是每场都能看到,但是每逢比赛日,一天2到4场的电视直播,充分展现了这个赛事的观赏性得到了观众的认可。而且在教练身上也必须别上麦克风,这样以球迷可以听到他们在说些什么。事实上比赛结束之后,球迷和球员之间的互动比较容易,球迷会跑到场边向球员索要签名,这种行为不会遭到制止,球队和球员并不会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,类似种种细节都使得HBL深入人心。
HBL明星球员这个概念被提及,是在耐克开始介入赞助之后,特别是电视转播之后,造就了不少篮球明星,陈信安、颜行书、曾文鼎、吴岱豪、李学林等一大批球员成了他们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。
目前活跃在CBA联赛中的台湾球员,除了林志杰之外都是从HBL联赛中走出,杨敬敏、李学林、洪志善、张宗宪等人都是HBL的明星球员,林志杰严格意义上也在HBL中出过场,不过据朱彦硕透露,当时林志杰所在学校球队在最后一场比赛还剩10几秒时才让他出场比赛,此后因为成绩不佳,他所在球队退出了HBL,这也让林志杰的HBL生涯只持续了那10几秒钟。
电视转播的认同感,让观众们认识了这些明星,而耐克在赛季结束之后推出HBL全明星赛,也让这些明星的名字更加深入人心。以李学林为例,他在2001年获得了HBL的得分王称号,那一赛季他是唯一一个2分球命中率超过50%、3分球命中率超过40%、罚篮命中率超过90%的球员,多场比赛砍下40+的数据。那时候他的球风能切善投,在场上出任得分后卫,速度快,爆发力强,人送绰号“小艾佛森”,曾经有一场比赛他所在的屏东高中对阵兴荣高中,在比赛最后时刻他中圈投篮绝杀对手,让对方球员落下悔恨泪水。
现效力于上海男篮的曾文鼎在HBL时打球时,与吴岱豪两人组成了再兴高中篮球队的内线双塔,巅峰时期他们以整个赛季16场全胜的战绩夺冠,由于实力过于强大,几乎每场比赛都能赢对手20分以上。
从HBL走出的明星球员,基本上都成为各个大专院校的抢手货,也有的球员直接被SBL联盟挖走。去年男篮亚锦赛击败中国队的那支中华台北队,绝大部分球员在7、8年之前都是HBL的风云人物,随着明星球员的不断涌现,HBL成为了培养台湾篮球后备人才的沃土。
据朱彦硕介绍,HBL各个球队的球员,在比赛期间并没有工资和奖金等物质收获。事实上在早些时候,SBL联盟的一些球队,会给看中的HBL球员发一些营养金,给这些球员补贴家用,以换取将来该球员毕业之后来自己球队打球的优先权,当时这部分营养金并不多,一般每个月有三五千新台币,再多一点的也不过1万新台币,但如今这种做法已经被SBL联盟给禁止了。
所以从整个HBL的大环境来看,这是一个非常纯净的篮球土壤,不和任何经济利益挂钩。学生打球完全凭着一股热情,看重的是荣誉,在这种心态之下每个人在比赛中都会不遗余力。
当然,不能说HBL的球员们无追求,事实上打球出色可以为自己增加一条出路,那些有超强实力的球员往往会受到大专院校的追捧,这让他们可以进入更好的大学深造。
早年的HBL曾经也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不净,这源于当时教育部制定的一条规则——HBL前八名球队队员在考大学的时候可以加分,这使得一些球队里面加入了一些“关系户”,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打球而是为了获取加分。但如今这种现象已经不复存在,球队中不会有这些不会打球的关系户,因为加分规则已被废除,大学必须单独考核和招收球员。